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三沙永興學校建5G同步課堂
2021年01月12日 17:06  來源:海南日報  宋體
永興學校學生參觀周士第將軍紀念館。學校供圖
永興學校學生參觀周士第將軍紀念館。學校供圖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藍天白云陪我上課,椰風海韻伴我唱歌,我的學校在永興島上……”日前,祖國最南端學!呈杏琅d學校響起悠揚歌聲,該校學生通過5G同步課堂系統(tǒng),與北師大海口附屬學校的學生同上音樂課。

  將永興學校納入首批中小學5G同步課堂試點項目,讓該校學生通過網(wǎng)絡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是我省著力推進三沙市基礎教育工作的又一具體舉措。

  從2015年開學至今,永興學校已經(jīng)成長為一所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成人繼續(xù)教育及職業(yè)培訓于一體的綜合學校。該校小學部可滿足一至三年級學生的教育需求,幼兒部按照省級示范幼兒園標準建設,確保了島上孩子不僅“有學上”而且能“上好學”。

  結束三沙沒有學校的歷史

  三沙市永興島不僅居住著世代耕海的漁民,也生活著許多駐島干部和官兵。此前由于沒有學校和教育人才,軍民一直被孩子“上學難”的問題所困擾。

  2015年,永興學校投入使用,結束了三沙市沒有學校的歷史,也解決了所有駐島軍民隨行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在省教育廳和三沙市政府的推動下,瓊臺師范學院從2015年10月起正式托管該校,并于2018年設立瓊臺師范學院附屬永興學校,為該校學校規(guī)劃、師資配備、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設施設備配置、教學場所設計等方面提供專業(yè)支持。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永興學校盡管體量不大,目前僅有33個孩子在讀,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圖書館、檔案館、游戲室、多功能報告廳等應有盡有,教學樓外還設置了擁有大型游戲器材的室外活動區(qū)。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教師不再使用傳統(tǒng)黑板,取而代之的是智能交互式平板電腦,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后可以調動全國優(yōu)秀師資力量參與到永興學校的實時互動教學中。

  永興學校教師馮曉倩說,這樣的實時互動教學,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機會,也給無法經(jīng)常參加教研活動的駐島教師提供了觀摩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平臺。

  扎根海島,奏響青春之歌

  自托管之日起,瓊臺師范學院就一直負責永興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先后派出8批團隊對該校進行幫扶。

  目前,永興學校共有在編教師2名、簽約教師6名和實習教師3名,承擔著幼兒部和小學部的教學和管理工作。駐島期間,他們要克服遠離親朋好友和繁華都市的寂寞,還要克服“高溫、高鹽、高濕、高輻射”的環(huán)境挑戰(zhàn),托舉起振興三沙基礎教育的希望。

  “別看孩子不多,老師的工作量一點也不少!庇琅d學校業(yè)務校長冉兆春舉例道,該校學生有的來自漁民家庭,有的隨家長上島,受教育程度和水平參差不齊。為了給“后進”學生趕進度,不少教師主動在放學后留下來給他們“開小灶”。

  為進一步減輕駐島工作人員的育兒壓力,永興學校幼兒部從去年10月辦起了午托班,給孩子們提供午餐和午休服務。這意味著,幼師們從早到晚都處于工作狀態(tài)。

  “沒有教育情懷和奉獻精神,誰會把數(shù)年寶貴的青春奉獻給海島?”冉兆春動情地說,永興學校的教師們,把三沙孩子的未來發(fā)展扛在了自己肩上。

  依海而生 以海為榮

  屏幕上,一匹小馬歡快地走到河邊,向老牛詢問過河的方法。這段動畫短片是永興學校學生用編程技術制作的。

  永興學校十分重視“智慧校園”建設。除了與北師大?诟綄賹W校建立5G同步課堂,該校還加強與北京四中網(wǎng)校的合作,接受了價值40余萬元的課程資源捐贈,讓學生足不出島就可以學習頂級名師課程。

  為了吸引學生參與“智慧校園”建設,冉兆春著手對信息化技術校本課程進行改革,引進了當下十分流行的少兒編程技術。別看一段動畫短片只有短短幾分鐘,卻需要學生綜合運用語文、數(shù)學、美術、編程等多學科知識,考查他們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能力。

  此外,永興學校特別注重將海洋文化融入教育教學中。除了設計相關校本課程,該校還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三沙市海事局等機構參觀。平日里,學生穿著“;晟馈辈倬殹捌煺Z操”,為學校增添了一抹亮色。

  “下一步,我們將努力把永興學校打造成具有海洋特色的智慧型海島學校。”冉兆春說,服務三沙期間,瓊臺師范學院師生利用當?shù)鬲毺氐馁Y源優(yōu)勢,在三沙歷史文化挖掘等方面開展了多項研究!缎∥浵伻ァ奥眯小薄返纫慌芯砍晒,為省內外學校開展海洋意識、生態(tài)文明教育提供了豐富資源,“我們將進一步把海洋元素、三沙元素融入教育教學工作中,讓孩子們依海而生、以海為榮!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