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藥物化學家謝毓元在滬逝世 曾給年輕科研人員三條建議
中新網(wǎng)上海3月28日電 (鄭瑩瑩)“出身在書香門第的我,少年時代沉浸在《論語》《資治通鑒》等經(jīng)史子集中,從未想過自己人生的大部分時間會和瓶瓶罐罐的藥物打交道。從一個化學的門外漢,到鉆研化學并研制開發(fā)出治病救人的藥物,走過大半輩子,我最深的感受是,人最大的快樂不在于物質(zhì)享受,而在于以自己的辛勤工作造福社會,為社會所承認。捫心自問,才覺得沒有虛度此生!边@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毓元生前的一段自白。
據(jù)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發(fā)布的消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藥物化學家和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謝毓元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1年3月27日11時0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
1953年,謝毓元在上海藥物所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供圖
謝毓元先生1924年4月1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蘇蘇州。1949年7月獲清華大學理學士學位,1951年2月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時為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藥物研究室)工作至離休。
入所初期,謝毓元先生主要跟隨當時的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趙承嘏先生,從事中草藥的提取和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解決了中國阿托品、后馬托品、普魯卡因等急需藥物自給的合成工藝問題。1953年,為解決治療血吸蟲病特效藥酒石酸銻鉀毒性問題,他和丁光生、梁猷毅等研究人員合作研發(fā)了重金屬解毒藥物二巰基丁二酸,對砷、鉛、銅等重金屬中毒后的解毒有極好的效果,該藥在搶救砒霜中毒事故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使很多中毒病人得到了及時救治。1992年該藥還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正式批準,作為小兒鉛中毒治療藥物,是第一個被國外公司仿制的中國新藥。他還參與實現(xiàn)了價格昂貴的帕金森病治療藥物“左旋多巴”的國產(chǎn)化,該藥國產(chǎn)化后被納入1977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他發(fā)明的“雙酚氨酸”至今依然是放射性鈾促排效果最好的化合物之一……
謝毓元先生一生熱愛科學事業(yè),在藥海求索。他曾說,“研究的工作總歸是漫長而枯燥的,但別人看來辛苦的事情,只要自己樂在其中,苦是完全不覺得的!
他也曾如此勉勵年輕科研人員:“我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體會,與年輕的學生們分享。首先,對科研工作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從大處講,是對任何工作都鍥而不舍,從小處講,就是對每一個實驗的鍥而不舍;瘜W是一門實驗科學,任何一個實驗,假如設計路線事先經(jīng)過充分的調(diào)研和周密的思考,應該有較大的成功把握。遇到失敗,在所有可能的原因被排除前,不要輕易放棄原有設計。這樣,大多數(shù)情況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我的很多實驗,都是在多次失敗后不懈堅持之下,才取得好結果的。信心、耐心、細心的缺乏往往是成功的絆腳石。”
其次,他建議,獨立思考,不迷信權威,也是非常重要的。導師雖然有很多知識和經(jīng)驗的積累,但總還會有一些局限性。不可能對每一個問題的看法、判斷都沒有偏差。因此,一方面要尊重導師,另一方面也要破除迷信。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多一些主動,少一些依賴。
第三,干任何事情,缺少激情,缺少刻苦鉆研、拼搏向上的精神是難以取得成功的。根據(jù)科研需要,有時候,實驗連續(xù)24小時也是常事。不過,拼搏未必是苦行僧式的心無旁騖,隔絕塵世。人在過度疲勞的情況下,考慮問題容易精神不集中。實驗多次失敗的情況下,心力交瘁,可能會鉆牛角尖。遇到這種情況時,最好自我放松一下,找些自己喜歡的娛樂活動,或者體育活動,調(diào)劑身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