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開學第一周:校內(nèi)課程花樣多 校外機構(gòu)轉(zhuǎn)型忙
2021年09月04日 14:17 來源:海南日報
9月3日,在海南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四(6)班學生在課間選閱課外讀物。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9月3日,在海南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四(6)班學生在課間選閱課外讀物。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編者按

  9月1日,2021年秋季學期正式開學,但這個開學季和往常大不一樣。

  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雙減”(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教育部的具體要求,海南提高政治站位、履行主體責任,把“雙減”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進。

  “雙減”背景下的新學期有哪些新氣象?各中小學校如何落實有關政策?校外培訓機構(gòu)如何走上轉(zhuǎn)型之路?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又有哪些感受和訴求?9月3日,海南日報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多所中小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gòu)探尋“雙減”帶來的變化。

  華二黃流中學推進“學習共同體”改革

  創(chuàng)新課堂效率高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9月3日下午,剛剛開學的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樂東黃流中學校園很安靜。教室里,學生每4人為一組,就任課教師提出的問題低聲討論。

  華二黃流中學是2016年通過海南省“一市(縣)兩校一園”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引進工程引進到樂東黎族自治縣的。校長瞿平一上任,就對學校體制機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學習共同體”課堂就是其重點推進的改革項目之一。

  海南日報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在華二黃流中學,實施這一改革項目的課堂圍繞教師設計的“挑戰(zhàn)性問題”展開,利用“學習單”進行課堂任務發(fā)布,學生以小組討論方式走向深度學習。分組討論也有固定流程,學生每四人為一組,第一環(huán)節(jié)由每個學生獨立思考,第二環(huán)節(jié)由小組兩名學生低聲交流,第三環(huán)節(jié)由全體組員通過討論形成共識,第四環(huán)節(jié)由小組推選代表陳述觀點。

  華二黃流中學教師王日雷的語文課上,學生們圍繞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展開討論!斑@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了視覺之美,它以詩一般的語調(diào)描繪了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綠草如茵,花木爭榮,春風和煦,細雨連綿”“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了心靈之美,在春景中生活著的人們,不負春光,精神抖擻,辛勤勞動,充滿希望”……一只只小手高高舉起,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瞿平介紹,“雙減”政策落地后,學校按照政策要求調(diào)整了部分學科課時、減少了課后作業(yè)、增加了學生的休息時間,還把下午5時至6時明確為體育俱樂部綜合活動課時。課時壓縮、作業(yè)減少,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利用有限的課時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習共同體”課堂無疑是教師“施展拳腳”的重要平臺。

  “但是,駕馭‘學習共同體’課堂,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要求很高。”瞿平說,學生分組討論時間有限,教師最多只能提出一個鋪墊式問題、一個挑戰(zhàn)式問題,這要求教師在課前充分備課,將最具探究價值的核心內(nèi)容找出來,確定學習主題、設計討論問題,讓學生從體驗到思考到表達,逐步把握學科本質(zhì)和思想方法,最終實現(xiàn)“師生平等、生生互助、共同成長”的自主學習、深度學習目標。

  為了確保教學工作減量不減質(zhì),華二黃流中學還進一步強化了教研工作,一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一個月開展一次跨學科教研,一個學期開展多次全校性教研培訓,一個學年舉辦一次說課比賽、德育論壇、教學論壇等,用一年一張“課堂評價表”和一年一場“人人過關課”等方式,倒逼教師改造傳統(tǒng)課堂、提升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學習共同體’課堂已經(jīng)在初二和高二年級試點成功,目前我們想把它們推廣到各個年級。”晚上11時許,王日雷還在伏案工作,為次日參加全校性“學習共同體”課堂培訓做著準備,“這場培訓同樣以‘學習共同體’的形式進行,教師和學生一樣分組討論、尋找共識,我們都希望能從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瓊中二小學生鄭源康在足球興趣課上練習顛球技巧。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攝

  瓊中二小開設30個課后興趣班

  托管服務多樣化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9月3日16時許,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第二小學的下課鈴聲剛響,四(2)班的周靜萱迫不及待地沖出教室,跑向操場旁的一處小舞臺!袄蠋熆湮易罱憩F(xiàn)好,選我當領讀呢!闭业轿枧_正中央的位置后,她迅速筆直站定,難掩滿臉的喜悅和興奮。

  在接下來的40多分鐘時間里,她將要上一堂特別的課:誦讀。

  這是瓊中二小為給孩子們“練膽量”而開設的興趣班。性格內(nèi)向的周靜萱一年前在老師的鼓勵下報了名,原先不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大膽開口的她,經(jīng)過一個學年的歷練,如今已是自信滿滿。

  “回眸歷史,有一種幸福在寰宇內(nèi)綿長,厲害了我的泱泱華夏……”這不,誦讀課老師許劍慧剛示意開始,周靜萱立即進入狀態(tài),用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地誦讀起該校師生為慶祝建黨百年而創(chuàng)作的文章。

  時而高昂、時而深沉,時而激情、時而平緩……誦讀班的氣氛漸入佳境。此時,舞臺正對面的足球場上,參加足球興趣班的同學們“激戰(zhàn)”正酣。

  “我喜歡踢球,今年已經(jīng)是我加入足球興趣班的第三年了!睆那驁錾舷聛,汗水順著該校五年級學生鄭源康黝黑的臉龐滴落。與其他孩子不同,11歲的他幾乎是在翹首以盼中迎來了新學期,“暑假期間我想踢球,但找不到小伙伴和合適的場地,現(xiàn)在回學校,不僅可以踢球了,還有老師給我糾正動作,學得更快!

  鄭源康的足球課老師名叫黃群,和學校的其他體育教師一樣,都接受過專業(yè)的足球教練員培訓!昂⒆觽冇幸欢螘r間沒踢球了,但他們上場后進入狀態(tài)很快,拼搶意識也有明顯提升!秉S群說。

  不僅是誦讀和足球,新學期,瓊中二小共開設了30個興趣班,包括歌舞表演、運動、書法繪畫、科學實驗等多個類型。

  “孩子們能從這些興趣班中獲得快樂與成長,這讓我感到特別欣慰!杯傊卸⌒iL王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該校生源多來自周邊農(nóng)村的單親、留守家庭以及縣城流動人口家庭,往往存在自卑、學習底子差、守紀自制能力差等問題,“為了幫助他們找回自信、融入群體,我們從2018年開始組織了18個興趣班,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參與進來,效果很是不錯!

  如今,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瓊中二小也進一步擴大了興趣班的規(guī)模。王日透露,今后該校將在課后托管中開設作業(yè)輔導、課外興趣班兩項服務。

  距離放學時間還剩幾分鐘,球場上仍有幾名學生開心地追著皮球跑!跋嘈磐ㄟ^寓教于樂、學玩結(jié)合的方式,一定能讓孩子們的課后生活更精彩!蓖跞照f。

9月3日,三亞市實驗小學開展素質(zhì)拓展活動,學生在閱讀分享會上推薦自己喜歡的故事和書籍。海南日報記者 徐慧玲 攝

  三亞中小學校推行“5+2”課后服務

  特色課程人氣足

  ■海南日報記者 徐慧玲

  9月3日17時50分許,伴隨著上課鈴響,三亞市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張惠沖帶著一本課外讀物走進教室,“上節(jié)課大家看了不少課外書,現(xiàn)在是分享時間!

  話音剛落,班里的孩子們紛紛舉手,爭相分享自己喜歡的故事和書籍!俺䥽松蛑T梁被人們稱作 ‘葉公’,他總是宣稱自己最喜歡龍,并在自家大門前的石柱子上雕刻了一對大龍……”該校四年級學生陳芳語分享完畢,同學們紛紛為她鼓掌點贊。

  這個學期,三亞多所中小學校積極推行“5+2”課后服務,即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

  將目光轉(zhuǎn)向三亞市第九小學,服裝制作課程是該校人氣較旺的一門特色托管課程。

  “我想設計一條具有海南元素的裙子”“老師,快指導一下我的畫稿”……在三亞市第九小學一間教室內(nèi),教師周姝彤被學生們團團圍住!案鶕(jù)課程設計,學生們將參與畫款式圖、打板、剪裁等制作衣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她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學生們十分期待能親手制作衣服,這樣的興趣類課程備受學生青睞。

  9月1日,三亞市吉陽區(qū)丹州小學舉行揭牌儀式,該校學生進行特色課程展示。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而在該校的綠茵場上,十幾名足球少年你追我趕,積極拼搶。在熱愛足球運動的五年級學生涂俊熙看來,參加足球課程不僅可以鍛煉身體,更是結(jié)交朋友的好機會!斑@是我的球友,他讀六年級了!睆那驁錾舷聛恚瑵M頭大汗的涂俊熙熱情地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起身邊的伙伴。

  太極拳、輪滑、航模、跆拳道、足球……翻看三亞市第九小學的課后服務課程表,豐富的興趣課程讓不少家長挑花了眼。

  “學校對家長、教師開展了課后服務意向調(diào)查,并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設計了‘托管+運動、閱讀(30分鐘)’的課后服務形式!比齺喪械诰判W副校長宋斌麒介紹,該校托管分為基礎托管與特色服務兩部分,其中基礎托管指作業(yè)輔導,特色服務指老師提供的興趣類課程。

  興趣類課程深受學生喜愛,課后作業(yè)輔導又是如何?在三亞市第九小學的一間基礎托管班教室內(nèi),海南日報記者隨機采訪了10名學生,其中8名學生完成了當天的作業(yè)。“放學后在教室寫作業(yè),遇到難題可以向老師請教,效率特別高!痹撔K哪昙墝W生李梓墨說,提前完成作業(yè)后,回家后的時間可以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課后托管服務的好評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加入進來!比齺喪械诰判W課程教學部主任林藍透露,目前該校有近60%的學生參與課后活動,學校將在現(xiàn)有45門興趣課程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實際需求不斷豐富課后服務內(nèi)容。

  一個更加規(guī)范有序的校外培訓市場正在重建

  培訓機構(gòu)探新路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我們利用停課時間對教室進行了裝修,這部分會被打造成一個小的音樂劇舞臺……”9月3日上午,海南日報記者抵達位于?诘陌⒇倢氊惤逃嘤栔行臅r,該中心創(chuàng)辦人李俊、王冬圓正帶著幾位家長參觀。

  “雙減”工作啟動以來,海南嚴格落實國家有關要求,全面停止暑期學科類線下培訓,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gòu),同時大力開展校外培訓機構(gòu)專項整治。李俊把家長們請來,就是為了收集意見建議,走好培訓中心的轉(zhuǎn)型升級之路。

  “培訓中心成立以來,一直面向3歲至13歲兒童提供英語素質(zhì)教育。此前,為了增強競爭優(yōu)勢、回應家長需求,我們也嘗試過在培訓中適當融入英語語法等內(nèi)容,但這其實與我們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苯涣鲿,李俊表示,他一直希望自己設計的培訓課程,能夠成為學校學科教學的補充和拓展。

  詳細地向家長們講解了“雙減”政策,王冬圓說,培訓中心將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一步做精做細培訓內(nèi)容,向英語音樂劇表演培訓全面轉(zhuǎn)型。

  “為什么選擇音樂劇表演作為新的培訓方向?”一直認真傾聽的家長胡佳提出問題。

  王冬圓詳細解答:“音樂劇集唱、跳、演等表演形式為一體,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還能發(fā)掘他們在歌唱、舞蹈、表演等方面的天賦。并且,通過參與音樂劇演出,他們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觀察生活、釋放情緒壓力、提高審美水平、樹立正確‘三觀’!

  “音樂劇的劇本如何確定?會不會還是把教材上的對話搬下來演?”家長王槐成補充提問。

  王冬圓接著回答:“我們會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為他們選擇合適的劇本。比如,學齡前兒童的劇本可以來源于繪本圖書;小學生的劇本可以來源于童話故事;中學生的劇本可以來源于英語詩集、經(jīng)典劇目等。我們還會安排專業(yè)教師,按照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對劇本進行認真研究和二次創(chuàng)編,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李俊說,他們還鼓勵家長參與其中,通過與孩子合作完成道具制作、音樂劇演出等方式增進親子感情。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交流中,無論是家長還是培訓機構(gòu)創(chuàng)辦人,都十分關注“雙減”政策。王槐成說:“沒完沒了地上課補課,已經(jīng)讓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早就該停下了!”李俊則長舒一口氣:“如今有了政策支撐,我們終于可以不用迎合市場,放開手腳做自己想做的教育了!”

  “盡管暫時停課、全面轉(zhuǎn)型,可能會增加運營成本,甚至造成客戶的少量流失,但我們對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蓖醵瑘A說,當前“雙減”政策落地速度之快、校外培訓機構(gòu)專項整治行動力度之大,讓她堅信,一個更加規(guī)范有序的市場正在重建,一個更加健康積極的教育生態(tài)正加速形成。

  天涯時評 | 負擔做“減法” 育人做“加法”

  ■張永生

  “雙減”背景下,海南各級教育部門密集出臺舉措,中小學校也紛紛行動起來,努力做好育人“加減法”,為學生減負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半p減”政策落地后的首個新學期,學生的書包變輕了,學習生活變充實了,眉頭舒展了,笑臉也燦爛了。近日媒體探訪校園,發(fā)現(xiàn)一系列新變化,引人關注。

  學習本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然而,長期以來,負擔過重是中小學生的一大“痛點”,為學生減負更是社會關注的一大“難點”。超負荷的作業(yè)量擠壓了學生的休息、玩耍時間和空間,而奔波往來于五花八門的校外培訓班、“興趣班”,也讓很多學生感到壓力山大、身心俱疲,慢慢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對世界的好奇。望著本應天真爛漫、生龍活虎的孩子,一個個幾乎成了“學習機器”“知識籮筐”,天性或多或少被壓抑,個性或多或少被遮蔽,家長心難安,社會有隱憂,要求變革的呼聲因此日益高漲。

  教育的本色應是公益,本位應是育人,所以,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當圍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展開。素質(zhì)教育注重的是學生全面發(fā)展,所以,“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一項也不能缺。這應該成為社會共識。實際上,開展“雙減”的良苦用心,就是要撥正跑偏的輪向,擦亮教育公益本色,回歸教育育人本位,涵養(yǎng)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成長、成人、成才。

  “雙減”,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與壓力,給他們舒展天性、發(fā)揚個性、追逐夢想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它也有助于學校和教師擺脫功利思維的羈絆、陳舊觀念的困擾,將心思和精力傾注于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教育質(zhì)量,從而持續(xù)拓展素質(zhì)教育,培育更多“讀書種子”,為國家、社會輸送更多優(yōu)秀人才。從這個角度來說,能否落實好減負的相關要求,既檢驗著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觀念,也考驗著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能力。

  當前,在教育部門的指導、推動下,很多學校把政策落實工作抓起來了,很多教師也在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變化、新要求,這無疑是好的開端。但也應看到,推動政策落地生根、產(chǎn)生長效,貴在久久為功、常抓不懈,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也不能期待一勞永逸。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學好學足,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課后服務,讓他們學在其中、樂在其中,關鍵在于探索新的機制,發(fā)揮制度張力,從而讓該減的減到位,該加的加出彩。

  高質(zhì)量發(fā)展離不開高質(zhì)量教育。教育,于國家而言是百年大計,對孩子來說則是人生大事。負擔做“減法”,育人做“加法”,持續(xù)用力、持之以恒,就能不斷推動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讓學生擁抱燦爛的學習生活。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