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南國都市報12月21日消息(記者 張野)萬寧后安有“三絕”:鯔魚、粉湯和打鐵。早在20世紀60年代,萬寧后安的打鐵街在海南有很高的知名度,“后安刀”更是享譽全島,甚至一度遠銷海外,一條打鐵街撐起了后安的手工業(yè)脊梁。
如今,后安鯔魚入選萬寧四大名菜,成為餐桌上的點睛之筆;后安粉湯也已遍布海南大街小巷,曾經(jīng)的“三絕”只有打鐵業(yè)在“流水線”的擠壓下失去生存空間,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現(xiàn)在的后安,僅存兩家打鐵鋪(廠),一個走上了機械化生產(chǎn)道路,努力在刀具界爭得一席之地;一個仍然堅持著傳統(tǒng)手工作坊,守護著后安打鐵街的最后一絲倔強。
兩家打鐵鋪(廠) 堅守“后安刀”最后的“血脈”
12月16日中午,一輛廂式貨車停在后安鎮(zhèn)后安緒山刀具店門口,工人們將幾箱剛出廠的菜刀裝到車上,這些菜刀將被送往海南各市縣銷售。
緒山刀具店是典型的“前店后廠”經(jīng)營模式,店后的院子里,十幾名工人根據(jù)刀具生產(chǎn)的不同工序分工,每月可生產(chǎn)各類刀具700余把。
緒山刀具廠內(nèi),工人正在打磨刀具。記者 張野 攝
老板紀緒山16歲就成了一名鐵匠,早年間與妻子經(jīng)營一家鐵匠鋪。改革開放后,傳統(tǒng)的手工作業(y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1992年,紀緒山租了一處800平方米的庭院,購進車床,聘請工人,開始了從手工作坊向工廠化轉(zhuǎn)型。2015年,紀緒山在“中國刀剪之都”廣東陽江開設了第二家工廠,意欲將后安刀具發(fā)揚光大。
距離緒山刀具店幾百米外,是后安鎮(zhèn)最著名也是僅存的唯一一家鐵匠鋪,主理人官國云已經(jīng)80歲,仍然堅持用傳統(tǒng)工藝手打刀具,由于身體原因,產(chǎn)量自然不高,但即使一把菜刀賣到200多元的價格,仍然有不少人慕名前來“求刀”。
官國云演示“后安刀”鍛造過程。記者 張野 攝
250多年前,官國云的祖上官新長和官新喬兄弟倆從廣東韶州遷來后安謀生,成了官家在海南第一代打鐵人,兩百多年的打鐵手藝至今未曾中斷,到了官國云這一代已經(jīng)是官家在海南的第八代傳人了。
憑借官家?guī)状藢Φ毒叩睦^承、改良、創(chuàng)新,近三百年的時間里“正福利”牌刀具不僅成為官家鐵鋪的品牌,更成了后安刀的品牌。
歷史上,后安由于農(nóng)田較少,不少當?shù)厝艘源蜩F業(yè)為生,逐漸聞名海南,后安鎮(zhèn)政府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后安鎮(zhèn)的打鐵業(yè)主要集中在后安墟,輝煌時期一條街就有四五十家鐵匠鋪,也形成了著名的“打鐵街”,“那時候基本上海南全島的農(nóng)用刀具大多出自后安,有些刀具甚至遠銷到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qū)!
到了20世紀90年代,刀具生產(chǎn)進入工廠化,憑借著產(chǎn)量高、價格便宜的優(yōu)勢,手工作坊的生存空間逐漸被擠壓,失去市場競爭力,鐵匠鋪也漸漸在后安消失不見。
一把“長壽刀” 鍛造技藝很考究
2010年6月,后安刀鍛造手工技藝被列為海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作為該項非遺的傳承人,官國云在風燭殘年仍然燃燒著激情,堅持將手中的每一把后安刀做到極致。
如何鍛造一把地道的后安刀?官國云告訴記者,制作后安刀,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步驟,首先將鐵板加熱成熟鐵,然后在刀刃處開一個槽,把鋼板塞進去,然后將加了鋼板的熟鐵送入火爐中溶火,待鐵板燒得通紅后,取出放在鐵砧上加工成刀胚,然后不斷地通過捶打進行整理、修改、拋光,再經(jīng)過淬火后進行微調(diào),直至最終成型。
刀胚在爐火中溶火。記者 張野 攝
“夾鋼是后安刀最顯著的特征,而淬火則是一把后安刀成型的關鍵!惫賴聘嬖V記者,在刀刃處夾鋼板,可以大幅提高刀具的鋒利度和耐久性,官國云說,夾鋼后的菜刀“最起碼能用20年以上!奔o緒山也表示,自己在陽江考察發(fā)現(xiàn),在菜刀中夾鋼的做法,在全國各地的刀具生產(chǎn)中并不多見。
淬火則是決定一把刀具質(zhì)量的關鍵工序,這道工序并不是簡單的“學”就能夠掌握的,更多的是要靠經(jīng)驗和悟性,“如同做飯一樣,鹽放多了,菜就咸了,反之則不入味,量的多少,全憑師傅個人掌握!惫賴普f。
官國云說,同一塊鐵,在不同鐵匠手里,打出來的菜刀可能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菜刀講究刀背厚,刀鋒薄,而且刀鋒的前后部分打造的方法也不一樣,“前部基本用來切肉切菜,后部用來砍骨頭比較多,所以在捶打力道和形狀上都有不同講究!
除此之外,鉤刀、鐮刀、大刀、剪刀、膠刀等不同用途的刀具,在工序上也不盡相同,要想做到所有刀具都精通,非三年五年不可為之。
部分刀具半成品。記者 張野 攝
傳統(tǒng)技藝面臨“失傳” 非遺傳承人盼有人繼承衣缽
現(xiàn)在,官國云和老伴雖然每天還是圍著鋪子轉(zhuǎn),但是已經(jīng)很少主動制刀,“老了,打不動了,有人下訂單就打,沒有就休息!睂τ阱懺旒妓嚨膫鞒校枪賴飘斍靶闹械拇笫。
官國云共有兩兒兩女,四個孩子目前都在城里工作,自己也沒有收徒,眼看著打鐵技藝無人繼承,這成了官國云打了一輩子鐵最大的遺憾。
“打鐵是個苦差事,不僅要承受煙熏火烤,還要有耐心,有恒心,現(xiàn)在年輕人都不愿意干!惫賴普f,之前有年輕人找他來學手藝,但是最終都因為吃不了苦半途而廢,F(xiàn)在官國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一個愿意繼承他衣缽的年輕人,把手藝傳下去,否則,他擔心祖上傳承200多年的技藝會在自己手上失傳。
把技藝做成生意,走南闖北十幾年,對于后安刀的未來,紀緒山也有類似的擔憂,他告訴記者,在陽江開廠的初衷是為了把后安刀推廣出去,但是經(jīng)過一番考察,他發(fā)現(xiàn)自己想得簡單了,“和其他地方比,我們后安刀具的生產(chǎn)技藝和工廠化水平還有很大差距,雖然我也極力的把后安刀向外推,但是市場接受度并不高!彼f。
現(xiàn)在,紀緒山更多的時間是在經(jīng)營陽江的工廠,主要生產(chǎn)市場主流的不銹鋼刀具為主,后安工廠雖然也在堅持手打刀具,但已成附庸,難以形成市場規(guī)模。12月17日,紀緒山帶著一批設備回到后安,因為人工成本更低,他更多的是把陽江工廠的部分工序轉(zhuǎn)移到后安工廠,后安工廠也逐漸成了陽江工廠的“二次加工地”和“市場中轉(zhuǎn)站”。
今年11月,萬寧市文化館組織的非遺后安刀鍛造技藝培訓課在官國云的鐵匠鋪內(nèi)開課,吸引了當?shù)睾蟀驳跺懺旒妓嚬そ、學徒和業(yè)余愛好者。課堂上,官國云不僅現(xiàn)場教授理論知識,還親自手把手進行打鐵教學示范操作,他希望通過自己“賣力”的教學,能夠讓一些人“留下來”,也留住這份岌岌可危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