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公安部開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郭超凱)近期“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余音未消。3月2日,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公安部決定,自3月1日起至12月31日開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民眾對打拐的呼聲越來越高,也引發(fā)了對拐賣婦女兒童“買賣同罪”的廣泛討論。
“團圓行動”后,被拐婦女亦受關注
1月27日,一則江蘇“豐縣生育八孩女子”的視頻在網(wǎng)絡流傳,視頻中的女子精神失常,生育有8個孩子,冬天身著單薄的衣服被鐵鏈鎖在小屋內。1個多月以來,這一侵害婦女和精神障礙患者權益的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2月23日,江蘇省調查組就“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發(fā)布通報稱,該女子原名小花梅,從云南被拐到江蘇。相關部門對有關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懲,多名有關責任人員被追責。
這一極端案件也逐漸發(fā)酵成一起全社會關注的公共輿情事件,民眾對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呼聲越來越高。
事實上,中國拐賣犯罪的高峰期集中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2021年,全國拐賣婦女兒童案件與2013年相比降幅達88.3%,其中民眾高度關注的盜搶兒童案件目前年立案不到20起。但受多重因素影響,當前滋生拐賣犯罪的土壤尚未完全鏟除,還有一批積案沒有偵破,拐賣犯罪形勢仍然不容樂觀,預防、發(fā)現(xiàn)、打擊、解救、安置等工作機制尚不完善,打擊治理工作還任重道遠。
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團圓行動”,依托“打拐DNA系統(tǒng)”全力偵破拐賣兒童積案。過去一年,在“團圓行動”的助力下,10932名失蹤被拐兒童被找回,失蹤被拐人員與親人分離時間最長達74年,其中就包括電影《親愛的》《失孤》的原型。
“團圓行動”后,“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也讓民眾更多注意到被拐婦女。響應民眾呼聲,公安部決定自3月1日起至12月31日開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公安部要求,將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作為今年重點任務來抓;要集中摸排一批線索,特別是對來歷不明的流浪乞討、智力障礙、精神疾病、聾啞殘疾等婦女兒童要全面摸排,確保底數(shù)清、情況明。
目前,公安部已牽頭成立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公安部有關業(yè)務局、國家移民管理局和民政部、國家衛(wèi)健委、全國婦聯(lián)有關部門參加,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公安部刑偵局。
拐賣婦女兒童“買賣同罪”引熱議
隨著“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發(fā)酵,民眾對被拐婦女兒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對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標準的廣泛討論。現(xiàn)階段,中國刑事司法對收買方的打擊明顯輕于拐賣方,收買被拐婦女的法定最高刑只有3年,其背后有復雜的法律、社會和歷史背景。
當前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多位代表委員也就拐賣婦女兒童罪的量刑標準及如何打破利益鏈條獻言獻策。全國政協(xié)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彭靜建議,提高收買拐賣婦女兒童罪的量刑標準。彭靜認為,收買助長了拐騙行為、給被拐家庭造成巨大傷害;建議提高收買拐賣婦女兒童罪的量刑標準,使收買人面臨更高的犯罪成本,打破收買被拐婦女兒童行為的利益鏈條。
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創(chuàng)始人張寶艷則表示,“拐賣婦女兒童的行為實際上是綁架行動,同時還有虐待、非法拘禁、強奸等多種犯罪行為伴生!睆垖毱G認為,受害人被侵害長期發(fā)生在買主家,所以對買主量刑不應低于拐賣罪,甚至應該更重;對拐賣犯罪分子(包括買主)應終身追責。她還建議,各地應對轄區(qū)內來歷不明的婦女兒童進行徹底排查,特別是對私自收留的精神疾病患者及聾啞女性,排查后將信息公開,幫助她們尋找親人。
眼下,法學界關于拐賣婦女兒童刑責的辯論仍在進行,在凝聚共識和貢獻洞見的同時,部分民眾也希望通過提高量刑標準來震懾犯罪分子,以實現(xiàn)“天下無詐”。
事實上,全社會關注的目光并不僅限于“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更大的期待是各級政府、各部門能以此為契機,以刮骨療毒的勇氣重拳打擊拐賣婦女兒童。正如評論所言,下決心刮骨療毒,才能從根子上消除拐賣婦女兒童問題的現(xiàn)實之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