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 瓊中什運鄉(xiāng)
馮晏
這是“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的第一站瓊中什運鄉(xiāng)光一村。雨斷斷續(xù)續(xù)地陪伴著我們。在主辦單位安排我們走進一個正在舉辦黎族婚禮的人家那一刻,雨立刻停頓下來。一些參加婚禮的黎族村民,他們的歡喜迎面襲來。我對他們過著信息發(fā)達又與世隔絕的山區(qū)生活與其說是好奇還不如說有些羨慕。我的聽力在他們慶祝婚禮的民歌長調中穿越著,當我被帶入這種歡喜的內部以文學的角度窺視時,我發(fā)現純樸并不是稱贊他們的重點。在與都市生活的對比中,那種沒有恐懼和焦慮的熱情好客,一杯又一杯米酒相敬、交接中的安全感給我?guī)淼氖且环N愿望。就像他們深處的綠色環(huán)境,山巒被薄霧環(huán)繞卻給人一種透明的空氣質地,所表述的方言有些費解卻讓我完全信賴對方的真誠。從進入瓊中,一路上那些帶動著我呼吸的茂密植被,每一叢,每一棵,似乎都是對大自然能量場的一種標榜。
那些前來參加婚禮的黎族姑娘,身穿彩色紡織的服裝,胸前佩戴的銀色亮片,頭上飾品垂下來的珠簾,在我近距離的注視下,嘩啦嘩啦碰撞,讓前來做客的人隨時都能接收到一種溫暖的洗禮。在這里,傳統(tǒng)與現代相互交匯。那些從眼睛、銀飾、針織的刺繡發(fā)出的光芒正在慢慢朝向周圍的山脈擴散。是的,總是有一些歷史在我們的體內以光照的方式撞擊著提醒人們要珍惜那些被時間提煉出來的精神符號。這些符號在當代被審美轉化成一種精神,在藝術、時尚、教育等不同領域被悄悄摘取,植入。在這些黎族姑娘隆重的儀式中,人們對審美的想象力不會缺席。而藝術也永遠在對傳統(tǒng)的吸取上更加精彩。對未來而言,傳統(tǒng)就是經驗,也是構成人類意識成長和成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雨又急促地下了一陣子。與光一村毗鄰的光二村村口邊那顆古老的細葉榕,褐色氣根似乎在雨中又向粗壯擴散了一圈。它繼續(xù)在這個村子一年年壯大成為生命不朽的象征。象征主義在歷史與未來的相互轉換中無處不在。就像情感與植物之間的聯系無處不在。黎族民歌在填詞上也經常表達這樣的真諦:“五指山上藤繞藤,藤繞藤來根連根。哥愛妹如藤繞藤,妹愛哥如根連根。”這些語言似乎把詩歌所追求的比喻提前到了遠古,而遠古也恰恰在這些美好的象征性中來到了當代,讓經驗和真理直接對話。如果說沉淀后的情感更讓人珍惜,那么一個民族就是情感沉淀的一種標志。
在參加婚禮之前,我們一行觀看了什運鄉(xiāng)在光二村小廣場的舞臺專門為歡迎我們準備的黎族歌舞表演。在雨中,我們撐著藍色條紋的雨傘坐在臺下,與歌舞中那些直接表達黎族勞動和生活紀實場景的簸箕舞、背水舞、跳鑼舞等舞蹈所表達的生活融入在了一起。參與傳統(tǒng),見證勞動,有些經驗是可以通過間接的機會得以體驗到的。這就是藝術呈現意義。“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 ”,這句話也可以用在我們在當代對少數民族的珍惜和保護上。
雨停了,我們在村口拍照合影,遠處,一只小黃犬從林蔭小路的高坡上向人群跑來,似乎要趕上加入這一刻的時光記憶,小路兩邊的檳榔樹、椰子樹也在風中急著抖落雨水,黃昏正在從四周向這里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