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視頻—正文 分享
臺北市立動物園講述大熊貓“團團”病逝前情況
2022年11月21日 10: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同期】臺北市立動物園發(fā)言人 曹先紹

  我們的獸醫(yī)師在下午1:48 的時候就觀測到團團已經停止心跳,這一般來講就是我們宣告團團已經離開我們的一個判斷指標。

  【解說】11月19日下午,臺北市立動物園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回應大熊貓團團因病去世的有關情況。大熊貓團團在11月19日凌晨1點5分、1點56分及3點54分連續(xù)三次癲癇發(fā)作,醫(yī)療照管團隊雖為團團施打抗癲癇藥物,但團團發(fā)作的癥狀仍間歇性地發(fā)生,直到早上7點3分癲癇癥狀才暫歇。除今日凌晨,此前大熊貓團團也曾多次出現(xiàn)癲癇癥狀。

  【同期】臺北市立動物園發(fā)言人 曹先紹

  它其實這幾天以來重新再開始出現(xiàn)癲癇癥狀,那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我們還覺得說用抗癲藥物可以壓制得住,可是大概我們就失望了,因為從今天凌晨重新再發(fā)作的癲癇,即使用了抗癲癇藥物都不見得能夠有效地壓制。

  【解說】根據(jù)CT及生理指數(shù)的研判,團團的病況已不可逆。即便想辦法讓它從做CT時的深度麻醉中醒來,也很難再有質量地進行自主生活。

  【同期】臺北市立動物園發(fā)言人 曹先紹

  即使是麻醉以后要讓它蘇醒,可能對團團來講都是極大的風險跟痛苦。我們今天仍然為它做了 CT 還有其他的一些基礎值的檢查,比對這些狀況以后,確實它實在是要自主生活或者想要恢復都是不可能。所以我們雖然不愿意,可是仍然最后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讓團團順利地繼續(xù)沉睡。

  【解說】臺北市立動物園發(fā)言人曹先紹表示,大熊貓團團去世后其遺體會被進行病理解剖以深入分析病因,同時也會盡可能地保留骨骼皮毛制作標本。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采集保存團團的活體細胞。

  【同期】臺北市立動物園發(fā)言人 曹先紹

  所有的動物過世我們一定會做病理解剖,我想針對團團這個有歷史印記的重要性的個體,我們會盡可能去保留它全部的皮毛,還有骨骼。我們也正在討論考慮是不是有機會能夠做成所謂的生態(tài)立姿標本。除了這個以外,我們當然有比較新的一個技術,就是所謂的活體細胞的保存。所謂的活體細胞大概涵蓋的是精子、卵子、受精卵甚至是體細胞、干細胞等等,現(xiàn)在也不是它的繁殖的高峰期,所以不是說我們想到就一定采得到,但是我們會去做努力。

  【解說】團團去世后,動物園初步討論了后續(xù)的紀念活動,目前正在籌備中。

  【同期】臺北市立動物園發(fā)言人 曹先紹

  這個部分是已經有初步的討論,團團圓圓來到臺灣,對于臺灣民眾,因為團團圓圓的來到也能夠至少生活上有一些慰藉,希望大家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會整理團團從小到大等等的各種資訊,那能夠讓大家做一些回顧。

  謝龍飛 北京報道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