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夢楠
時值冬日,三亞暖陽依舊,崖州區(qū)城西村的農田里一派繁忙的場景。放眼望去,翠綠的豇豆、圓潤的茄子、飽滿的青瓜,村民穿梭其間,忙著采摘、搬運、裝車,載著沉甸甸瓜菜的運輸車來來往往,豐收的喜悅彌漫在這片土地上。
今年3月,三亞探索“稻菜輪作”新模式,因地制宜推廣“瓜菜+制種+綠肥”“瓜菜+制種+水稻”“育種+水稻+綠肥”等輪作模式。如今,9個多月過去了,這片土地和這里的村民們有了新收獲。
“6月水稻收了一茬,如今冬季瓜菜上市,村民一年光種植就有兩筆收入。新模式推行后,大家動起來了,干勁足了。”在崖州區(qū)城西村黨總支書記韋迪忠看來,村民實行“稻菜輪作”后,不只是多了收入,更重要的是有了新良種、新管理和新銷路。
“深優(yōu)1618”“旗優(yōu)366”“紅香優(yōu)3號”“津優(yōu)309”“馳譽505”……韋迪忠一一列數(shù),一批經南繁科研平臺培育的優(yōu)質水稻、大豆及冬季瓜菜良種從“試驗田”走向“農民田”,增強了村民的種植信心。
“多虧政府的科學指導,如今這些豇豆產量高長得好,能賣出好價錢哩!笨粗镏絮r嫩的豇豆,村民陳增偉臉上掩不住的笑意,區(qū)里組建的機耕隊幫助完成土地平整等農活,利用7月農閑時間,農田里還種植了豆科綠肥。
種植前,陳增偉就算了一筆賬,每畝地土壤改良成本600元左右,但培肥效果相當于每畝增施1.5噸有機肥(價格約2000元),算下來每畝節(jié)省1400元!芭喾市Ч,花費成本低,更重要的是改良了土壤,減少種植的連作障礙,提高產量和質量,當時的選擇真沒錯!
“三亞還打通‘從種子到稻米’的全鏈條服務,針對自主種植水稻的農戶,政府主導建立保險保障、產銷對接等機制,將收購點建在田間地頭上,讓農民種糧多掙錢。”韋迪忠介紹,如今,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龍頭企業(yè)與農民簽訂產銷協(xié)議,引進水稻種植保險,解決農民后顧之憂。
韋迪忠介紹,村子里仍有部分農戶因為外出務工等原因無法種糧,為此,崖州區(qū)引導成立集糧食產銷于一體的農業(yè)平臺公司,建立南繁科研用地分時托管、農村土地分時租賃的靈活用地模式。村里季節(jié)性閑置土地流轉給公司,每畝地有500元租金;部分村民受聘參與托管土地管理能掙到工資;公司種完稻后再種綠肥,村民接下來種菜能節(jié)省成本、提高效益!安怀钯u糧、不愁沒活干,還促進地力恢復,一舉多得。”
“不僅僅是城西村,‘稻菜輪作’后,三亞不少村民的思想發(fā)生了改變,從‘不愿種’變得‘想多種’,積極性高漲!比齺喪邢嚓P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三亞將發(fā)揮熱帶農業(yè)資源優(yōu)勢,用好支持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激發(fā)農民種糧積極性,讓農民共享發(fā)展紅利。
(本報三亞12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