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冷空氣接連而至,電商平臺上,“一秒速熱,60℃恒溫”“辦公室取暖神器”“比地暖還暖”之類的廣告語層出不窮,有戴在脖子上的暖脖寶、會發(fā)熱的手套、長得像拖鞋的暖腳器、拿在手里像充電寶的暖手寶……這些“過冬神器”多為小物件,價格大多在60-100元,有的月銷量高達30000多件。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王燦
穿上電熱襪,“睡覺不怕冷”
“寒從足底生,腳暖全身暖!彼^暖腳屋,其實長得就像巨大的大頭鞋,內里有毛絨,插上電后把腳放進去就能暖和。它們的功率很小,只有75W,占地面積也不大。電熱襪并不是插電使用的,而是在襪子里裝上移動電源,有低溫、中溫、高溫可調節(jié),開啟后能持續(xù)發(fā)熱好幾個小時,比較適合睡覺等不需走動的時候使用。
今年冬天,“暖腳桶”走紅了。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看到,暖腳桶長得像桶,有薄薄一層外殼,把腳和腿放進桶里,坐著就像泡進熱水桶一樣暖和。以一款暖腳桶為例,它的價格是一兩百元,可以折疊收納,3秒鐘就能速熱。按照介紹,暖腳桶的功率只有170W,5小時只需0.2度電。這款產品月銷量有5000多件,有消費者評價:“南方冬季用它,比空調還好用!
暖手寶和充電寶合二為一
充電寶和暖手寶都是常見的物品,現在,充電寶和暖手寶二合一的便攜暖手寶也出現了。這種暖手寶長得和充電寶差不多,握在手里會發(fā)熱,能暖手也能充電。不過,一般充電寶要遠離高溫,充電暖手二合一的暖手寶,會發(fā)熱至60℃。記者看到,評論中有人發(fā)問,“鋰電池本身不適合高溫工作,用來做暖手寶會不會太不安全了!
有人覺得,暖手寶需要握在手中才能溫暖雙手,會占用雙手,無法做其他事情,而且手背也暖不到。記者發(fā)現,今年還出現了不妨礙打字、用手機的暖手套。它和電熱襪差不多,也是把一塊電池塞進手套,進而產生熱感。電商平臺上某款暖手套的價格大約100多元,比普通手套貴了許多,月銷量5000多件,許多人買來當禮物送給朋友。
暖脖寶和發(fā)熱圍巾“造!辈鳖i
不少市民覺得,冬天如果不戴圍巾,脖頸處會空落落的。聲稱“全新熱科技”“行走的暖空調”的暖脖寶也橫空出世,把暖脖寶戴在脖子上,樣子和頭戴耳機差不多,據稱還有熱敷理療功能,能緩解舒緩肩頸疲勞。不過,有消費者吐槽它戴起來比較沉,還有人覺得它是智商稅。
除了暖脖寶,受到網友們追捧的還有“發(fā)熱圍巾”和“發(fā)熱圍脖”,這類產品適合戶外行走或者騎電動車時使用,一般有幾檔不同溫度,支持恒溫保暖、高溫熱敷。之所以能發(fā)熱,也是內置了移動電源,拆掉電源后就可以水洗。
對此,有網友提出,雖然商家在產品頁說明了產品的安全性,但安全性能到底如何,還真不好說。
專家表示,如果人體局部長時間接觸高于45℃的溫度,當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逐漸適應后,就不會引起痛覺反應,長時間使用非常容易發(fā)生深層燙傷。市民在使用這些“取暖神器”時,溫度不要設置太高,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時間也不宜太長。另一方面,選購時要查看質檢報告,盡量購買正規(guī)產品,使用前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經常檢查電源線路是否破損,杜絕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