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分界洲島海域的珊瑚。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保亭仙安石林屬于熱帶巖溶石林地貌。資料圖
俄賢嶺有“東方小桂林”之美譽。 本報記者陳元才 攝
■ 本報記者 劉婧姝
說起近日熱映的電影,不得不提《阿凡達2:水之道》。長達192分鐘的觀影時間里,潘多拉星球的詭異綺麗、蔚藍水中的浩瀚無垠給觀眾帶來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阿凡達1》主打叢林世界,《阿凡達2:水之道》側重海洋世界!栋⒎策_》為觀眾構建了一個詭異綺麗的潘多拉星球,既有著奇怪的地質構造,也有浩瀚神秘的水世界,海陸生物神奇多樣。其實,這些豐富有趣的自然元素就取材于我們身邊。
海南島雨林神奇茂密,海水清澈蔚藍。事實上,不論是電影人物杰克·薩利一家人生活的叢林世界,還是海洋世界,都能在這里找到原型。
1
海南喀斯特地貌 藏在深閨待人識
在幕后紀錄片《阿凡達:創(chuàng)建潘多拉世界》中,概念藝術指導迪倫·科爾(Dylan Cole)表示,一座座云霧繚繞、奇峰連亙的山峰高聳入云,潘多拉叢林世界在設計時參考了我國的桂林、張家界的地貌。
位于海南島西部的東方市與昌江黎族自治縣交界處的俄賢嶺,有我國最南部的熱帶石灰?guī)r集群,有“東方小桂林”之美譽。
俄賢嶺及周邊分布著面積達160平方公里的石灰?guī)r山地,是海南島石灰?guī)r分布面積最大、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區(qū)。此地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共有6座,最高峰海拔超過1200米,山上分布著大片石灰?guī)r季雨林,其植物區(qū)系是中國石灰?guī)r植物區(qū)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探究成因,喀斯特地貌又稱為巖溶地貌,是弱酸性的水對石灰?guī)r的溶蝕和沉淀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分布。
除了俄賢嶺,海南還有很多地方有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儋州、昌江、保亭等市縣,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都很顯著。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由雨水對石灰?guī)r的溶蝕作用形成,多形成錐形的峰林——峰叢,如昌江的昌化江兩岸;或各種形態(tài)的石林,如保亭的仙安石林。
另外,喀斯特地貌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及洞內的各種鐘乳石景觀,由地下水運動導致碳酸鈣沉淀所形成。如儋州八一農場的石花水洞;昌江的皇帝洞、信沖洞,還有三亞的落筆洞,它們不僅形成獨特的地質奇觀,很多還是海南重要的古人類遺址。
喀斯特地貌是重要的旅游景觀資源,但目前海南的喀斯特地貌開發(fā)程度較低。公眾較為熟悉的是儋州的石花水洞,其他幾個喀斯特洞穴雖然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古人類遺址為主,但尚未開發(fā),藏在深閨人未識。
“建議未來在保護好地質遺跡和古人類遺址的基礎上,對這些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進行旅游開發(fā),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海南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體系!焙D洗髮W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系主任、國際地貌學家協會會員潘志新介紹,可以考慮將海南的喀斯特地貌和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其他獨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觀整合在一起,組織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依托這些世界級品牌,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喀斯特地貌資源。
2
堪稱海底“熱帶雨林”的“珊瑚!
在《阿凡達2:水之道》里,最初來到海洋世界的杰克·薩利一家為了盡快學習水中生存技能,比海洋部落島礁族要付出更多努力,當他們駕著呆萌可愛的海洋生物“伊盧”,穿過茂密肥美的珊瑚礁,遨游在大海中,水底世界的奧秘才正式揭開。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存在歷史近五億年,通常分布于年均水溫在20℃至30℃的熱帶淺海地區(qū),我國的珊瑚礁集中分布在海南島周邊及附近的南海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域,是海洋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堪比陸地上的熱帶雨林。
如果要提名我國最斑斕、生動的海洋,那一定不能錯過南海海域,這里珊瑚茂密肥美,水下仿若一片珊瑚“熱帶雨林”。
電影《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將堪稱視覺享受的研究成果放大呈現在觀眾眼前,尤其在戴上3D眼鏡后,電影人物在水下游動得流暢曼妙,潛至深處,他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觸摸都極度生動而真實,仿佛讓人置身于真實的海洋世界。
其實,海南的珊瑚礁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是我國珊瑚礁分布最廣、品種最全、發(fā)育最好的區(qū)域,共計100多個品種,既有蜂巢珊瑚、角狀蜂巢珊瑚、扁腦珊瑚等巨大珊瑚礁塊體,還有成片生長的鹿角狀珊瑚、牡丹珊瑚、陀螺珊瑚、杯形珊瑚等。
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冷知識,漂亮的珊瑚礁其實是由珊瑚蟲聚集而成,單個珊瑚蟲身長幾毫米,長有不少觸手以進行光合作用和捕食細小浮游生物。珊瑚礁也是四分之一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不僅能保護海岸線,還能維持海底生物多樣性。
此外,珊瑚礁也是重要的旅游資源,非常適宜開展浮潛、海釣等旅游項目,如西沙群島珊瑚礁眾多,水質清澈,漁業(yè)資源豐富,備受海釣愛好者的青睞。
3
探秘“洞穴發(fā)光蟲”
在電影里,杰克·薩利的養(yǎng)女琪莉擁有與海底生物心靈感應的超能力,特別是電影的結尾,她引著一群發(fā)光的魚找到了她的家人,再一次將電影推向高潮。
那么生物究竟為什么發(fā)光?在潘志新看來,生物發(fā)光是指生物體內合成的化學物質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將生物化學能轉化為光能的化學發(fā)光現象。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有機體中,如昆蟲、海洋生物、真菌、細菌等。
海洋里的發(fā)光生物主要有水母、藻類,和一些特殊的魚類,如安康魚、螢火魷魚;而在海南的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如熱帶雨林,常見的發(fā)光生物主要是螢火蟲、馬陸(又稱為千足蟲)等小昆蟲,也有一些菌類能夠發(fā)光,但通常肉眼難以發(fā)現。
?诋z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曾經在探究俄賢嶺石灰?guī)r溶洞蝙蝠洞(現娥娘洞)的生物多樣性時,意外發(fā)現了發(fā)光生物,那是一種類似于大洋洲“洞穴發(fā)光蟲”的動物,據觀察和推測,它們可能是雙翅目的昆蟲,會吐出帶黏液的絲線等飛蟲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