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瓊海市有一座古城遺址,位于萬泉河下游的一座小島之上,由于它曾是海南島上原樂會縣(今屬瓊海市)的縣城,因此被稱為“樂城”。它歷經(jīng)元明清三代和民國時期及新中國成立初期,是聞名瓊崖的歷史名城,數(shù)百年來櫛風沐雨,興衰更替,讓后人唏噓不已;如今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續(xù)寫夢想與輝煌,又被人們寄予厚望。
■ 王儀 鐘積日
藏在歲月深處的瓊海市樂城島,一半裝著丹青詩意,一半演繹煙雨繁華。
21世紀初,“博鰲熱”帶來了強烈的開發(fā)效應。距博鰲僅幾公里的樂城,隨即進入從事旅游開發(fā)的富商巨賈、專家學者的視野。于是,紛紛登島對旅游資源作深入的考察和挖掘。
當他們走完一圈,驚詫地發(fā)現(xiàn)這個小島竟深藏著許多動人的往事,淀積著許多久遠而厚重的人文歷史。他們走過陰陽山下明代磚石鋪就的古道,在村委會的老屋前看見一座雕有蓮花圖案的古縣衙柱礎,被村民當作拴牛的石墩;在西門一條便道上,一塊已被軋斷的石板是清代門匾——“阜成”——兩個遒勁大字赫然可見;在一處墻根下,還有一塊斜放著鑿有“溫泉書院”的石牌匾。至于石獅、石鼓、石碑、石凳等,在尋常巷陌中隨處可見。倘若某人不經(jīng)意間坐到一個石凳上,仿佛瞬間可“穿越”到明代去。而這些,只是地面上看得見的古城遺物,說不準還有多少埋藏在地底下呢。城隍廟會、正月十五賽燈展、賽肥雞,這些從元明清留傳下來的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也令人心往神馳。
千年樂會“蓮花縣”
讀取一座城的記憶,要從歷史開始。
《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有樂會設縣的記載,清代康熙《樂會縣志》(康熙八年本)逐步細化:“縣治去府城東南三百五十里。唐顯慶五年(660年),立于今之會同縣泗村都黎黑村!
唐代樂會縣治所在的泗村都黎黑村,在今瓊海市煙塘墟!皹窌比∽浴抖Y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即以禮樂聚會諸方之意,故有“樂會”之名?梢姰敃r朝廷對這個新成立的縣寄予厚望,以禮樂聚會諸方成為了一代代為政者的執(zhí)念。
果然,樂會官民不負所望,在泗村都設治627年,經(jīng)濟社會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宣統(tǒng)《樂會縣志》記載:“元至元二十四年,遷縣于太平鄉(xiāng)之調懶村。二十八年,析置會同縣,又遷治于萬全河之北。大德四年(1300年)寇擾,又遷治于河南之洲上!币簿褪钦f,到了元代,隨著中央政權在海南島東部由沿海向內陸擴展,樂會縣治從泗村都相繼遷到了調懶村(今瓊海潭門新朝村)、博鰲舊縣村和樂城島。
在此期間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樂會縣北境(連同縣治)設立了會同縣(縣治在今瓊海博鰲舊縣村,1914年改為瓊東縣),把樂會北部劃給了新設的會同縣,而將中南部山區(qū)留給了樂會縣,樂會擔負起中央治權推廣和民族融合的重任。
此后,樂城島歷經(jīng)朝代演變,隸屬隨爭端更迭,先是因陋就簡,后筑墻成城,繼而聚集成市,最后由于陸路交通興起水路荒廢而歸于落寞。
誠如方志記載,1300年將縣治遷到樂城島上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社會治安不容樂觀。樂城島四面環(huán)水,天之屏障,在樂城島上設立縣治,首先有利于防御賊寇侵擾;其次是便于交通,因為在古代,水路是重要的交通通道,舟楫是主要交通工具,樂城島地處萬泉河水路中樞,乘船順流東下可達博鰲港,直至出洋出海,逆流西上,可達嘉積、龍江、石壁,直至海南島中部山區(qū),交通條件得天獨厚;再者,萬泉河下游土地肥沃,盛產(chǎn)魚蝦和稻米,物資保障條件相對較好。
實踐證明,這次遷治為樂會縣之后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由此開啟了一段全新的歷史。
遷治樂城島后,樂會縣又多了一個好聽的名字,人們親切地稱之為“流(留)花縣”,傳說是“蓮花縣”的諧音。因樂城島上游和下游各有一座形神兼?zhèn)涞纳徎ǘ,人們便將“樂會縣”稱為“蓮花縣”。島下游的石蓮花墩則是古樂會縣的八大景觀之一。明樂會教諭廣府舉人陳遇清曾以《石蓮花墩》為題,賦詩一首,詩曰:“曾聞渡海有神仙,謫下瓊華出水妍。墩上幾時生紫竹,川中片石現(xiàn)青蓮。淤真不染憑波洗,花可長開對月圓。偶值溪云舒玉葉,我來乘此坐如船。”
筑城營造“安樂地”
城墻是防御設施,也是躲避風雨的港灣。在大刀長矛的冷兵器時代,一座城筑起了一道厚重的墻壁,的確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防御手段。對于樂城島的居民來說,城墻不僅是一面防御之墻、抗洪之墻,更是人們心中一道永遠的鋼鐵長城,是一種家園的象征。
樂城建治草創(chuàng)之初,設施簡陋,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王思恭才創(chuàng)建堂宇、門廨、吏舍、倉庫,規(guī)模始具。但在之后的270多年間衙署尚無財力建起城墻。雖說樂城島四面環(huán)水,仍然防止不了賊寇侵襲。
“明隆慶六年(1572年),?芾顗舴贇Эh柵廬舍”(宣統(tǒng)《樂會縣志》)。副使陳復升建議筑城御寇,知縣張綱,準發(fā)銀九百余兩,起丁一萬二千,運石筑城。城圍三百七十二丈,開南北二門。之后,在萬歷五年、萬歷三十八年、崇禎十三年、順治十年,知縣彭大化、王懷仁、陳蕃、劉叔鰲等,又相繼環(huán)城挖濠,筑完雉堞,增修城墻,改建城門,使全城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滴跷迨迥,知縣謝鉷,增建子城及門樓。雍正元年,知縣趙光緒重修城墻。
自建起城墻挖了濠池之后,樂城對抵御賊寇來犯的能力大大增強!扒屙樦稳昃旁拢f州生黎數(shù)百人劫掠到縣前南門河(城下),兵拒退走。次年二月,又有文昌寇周京數(shù)百人圍城。知縣邵俊明,潛奔萬州,請兵平討之(宣統(tǒng)《樂會縣志》)”。
樂城的集市,形成于元末,稱作縣門市。明隆慶年間廢棄縣門市,在城南門外開設朝陽市。萬歷年間又廢棄朝陽市,復設縣門市,并增設南門市和北門市。清代廢三市,復設朝陽市。
朝陽市東西走向,一縱二橫,縱向長400余米,從東往西是東門街、客行街、魚行街。橫向為兩條小街,新街和米行街。民國時期,店鋪已擴展至250余間。其貨物門類品種齊全,應有盡有。
樂城島有5個渡口,是人和物進出樂城的門戶。上東坡渡口碼頭水深6米,可泊百數(shù)十噸大帆船,船只可由此下博鰲港出海,直航湛江、江門、廉江、北海、廈門、南洋等地,是個重要的通商口岸。古時這里已設有海關,檢驗來往貨物及辦稅等事務。
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讓樂會的執(zhí)政者時刻不敢忘記當初朝廷命名為“樂會”的本意。
“明萬歷四十一年,知縣劉叔鰲與諸生捐資創(chuàng)建書院于文廟之東,榜曰:‘安樂會館’。公暇之余,聚諸生講學其中。”于是,學子勵志讀書者眾,不少人考取功名,先后中舉者30余人。清同治己巳年,樂城城腳村的林魁掄考中歲貢后赴任訓導之職。樂城,成為了樂會縣的文化發(fā)祥地。
從明至清,到樂會縣執(zhí)政的知縣先后有135位,其中明代52位,清代83位。在歷任知縣的苦心治理下,樂會縣的經(jīng)濟社會日漸發(fā)展,民族關系逐漸融洽。
“況樂自沐浴清化以來,太和翔洽,蒸然丕變,雖僻處彈丸,而型方訓俗亦依然。士食舊德,農(nóng)服先疇之遺爾。縣居山海之間,民淳俗樸!边M入清代后,由于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團結、邊疆開發(fā)的政策,同時重視和加強文化教育,社會逐漸走向安定,人口快速增長。
封建王朝以禮樂聚會諸方的政治目的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樂城有力地發(fā)揮起了全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之中心的作用,成為了海南島東部重要的城鎮(zhèn)。
歲月不居“先行者”
水運興則樂城興,水運衰則樂城衰。
20世紀20年代,海口至三亞榆林東線(即后來簡稱的海榆東線)公路建成通車,水路運輸業(yè)逐漸萎縮,樂城原有的優(yōu)勢成為了劣勢。1952年,樂會縣委、縣政府遷至中原鎮(zhèn)。樂城結束了652年的建治歷史,城里的商貿(mào)業(yè)漸漸凋零,人口也多數(shù)外遷。
1959年3月,國務院批準撤銷瓊東、樂會、萬寧三個縣,將原三縣的行政區(qū)域合并設立瓊?h,給樂會縣1299年的歷史畫上了句號。
就這樣,這座地處萬泉河中央的島城,屢經(jīng)劫難,世事滄桑,任由風雨的剝蝕和洪水沖擊,一度歸于平靜。
一座城,要經(jīng)數(shù)百上千年的嬗變,才會擁有當下的厚重,今天的樂城亦然。它經(jīng)過一路跌宕起伏,在興盛與衰敗、寂寞與繁華的輪回嬗變中,迎來一場華麗的再生……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在博鰲開發(fā)的帶動下,歷史又把崛起的機遇賦予樂城,讓樂城擔起改革開放的重任。
2013年2月28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yī)療旅游先行區(qū),成為我國第一家以國際醫(yī)療旅游服務、低碳生態(tài)社區(qū)和國際組織聚集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開發(fā)區(qū)。同時,國務院賦予樂城先行區(qū)九條優(yōu)惠政策,成為全國唯一的“醫(yī)療特區(qū)”。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小城又日夜兼程,續(xù)寫不斷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