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照》 在老照片中打撈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佚名照:20世紀下半葉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圖像》
作者:晉永權
出版社: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活字國際
2020年10月版
致敬詞
自攝影技術誕生伊始,人們就難以遏制用文字記錄、闡釋、分類影像的欲望。但《佚名照》卻試圖說明,影像自有其命運。隨著世紀更迭、時代變遷,曾經隆重拍攝并精心收藏于家庭相冊的黑白老照片,或在關系結束后被裁剪,或在搬遷流動后被遺棄,流落至舊貨市場、地攤街頭。脫離了文字描述、拍攝情境的佚名照片,反而擺脫了個案差異,在與其他同類照片的“互圖性”中創(chuàng)建了文字之外的獨立世界,用圖像語言講述了一代中國人在照相行為中投射的時代潛意識與精神變遷史。
我們致敬《佚名照》,致敬它對影像自身語言的探索與建構,致敬它對上世紀下半葉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記錄與還原,也致敬它對時人精神世界和公共記憶的歸納與呈現(xiàn)。同時我們致敬作者晉永權,是他用二十余年時間,將上萬張黑白老照片從舊貨市場打撈,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答謝詞
感謝新京報及各位評審專家。
有關這些佚名照的收集、整理,甚至出版,對我來說是一個孤獨的、漫長的,甚至有些冒險的個人旅程:那么近,又那么遠,觸手可及,又無邊無際。
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這些無名無姓無主的日常照片,既不能在學術的、特別是傳統(tǒng)史學意義上的殿堂內占有一席之地,更不可能擁有可觀的商業(yè)價值。但恰恰是她們,占據(jù)了普通中國人日常生活圖像的絕大部分,構成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國人最為直觀、感性的精神樣態(tài)?此齐s亂無章的紛繁圖像,實則有著異乎尋常的理性秩序,她們無不是建構的產物。這也是漫漫長路中,出乎我本人意料的認知。
薩特說過,把形象當做形象來理解是一回事兒,而就形象的一般性質建構思想則是另外一回事兒。
探索之途依然漫長。
——晉永權
無論是影像建構起來的世界,還是作為主體的個人或群體,其建構之時,便是遭逢解構的倒計時。當塑造這些影像的主流價值體系失效時,這些影像便由新變?yōu)榕f!o論是被擁有者或繼承人遺棄的佚名照,還是這些照片本身被切割、被撕毀、被付之一炬的命運,無不宣告了20世紀下半葉日常生活中諸多影像類型的式微或終結。
——《佚名照》
這本書
自成體系的老照片
新京報:你是從何時起關注老照片的?
晉永權:從2000年就開始了。2000年是新世紀的開端,有一個契機。我從20世紀90年代起參加工作,就感受到比較重的世紀末懷舊情緒。體現(xiàn)在圖像方面,人們用照片回憶過去、見證歷史,在當時是特別主流的方式。在新世紀我們如何看待舊的東西?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有意無意地關注這些老照片。
新京報:最早的老照片收藏從哪里開始?
晉永權:當時絲毫沒有收藏的意識,只是到一些舊書攤、舊貨市場買書。買書時看到這些照片內心非常驚訝。這些日常照片,比如家庭照片、朋友合照,對于每個人都曾經是非常珍貴的回憶。當年認認真真梳妝打扮、花了錢隆重拍攝的照片,為什么都扔在地攤上,還賣得特別便宜?日常照片的命運難道就是如此嗎?
我是圖片編輯、攝影記者,當時也剛剛工作,一心學習國外的大師和經典,也在努力拍攝可以稱之為“作品”的圖片,以為說不定以后會流芳百世。但隨著看到越來越多的舊書攤上的廉價“老照片”,無名無姓、價格低廉,照片上人物卻又大多鄭重其事,我感到不小的打擊。事實上,這些圖像才是圖像生產中的絕大部分,而無名無姓的照片又是其中的絕大部分。
作為一個記者,我當時出差比較多,全國各地跑。我到哪兒都會去當?shù)氐呐f貨市場轉轉,這些老照片也看得越來越多,漸漸就萌生了買一些的想法。
新京報:書中的老照片有哪些分類邊界?
晉永權:第一是時間邊界。由于歷史的原因,我能見到的照片基本上都是1949年以后的。1949年之前的各類圖像,因為年代久遠、時移世改等原因已經大量消失了。
第二是物質邊界。當傻瓜相機拍攝的彩色負片大量普及時,人們已經進入另一種狀態(tài),不拿照相太當一回事了。結合物質材料,邊界大約就到20世紀90年代初。在此之后的圖像就呈現(xiàn)出新的面貌。確定邊界之后,我才能具體分析它的架構、形成、類別和特征。
這個人
人的形象是時代的影子
新京報:你書中的老照片聚焦的是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這一代人,你也出生在這個時期,你有類似的照相記憶嗎?
晉永權:我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我還記得70年代父親帶我去拍照,午覺剛睡醒,我就被拽到一個照相館里,又是拉又是扯又是整理衣服,弄了半天,正站著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時候,突然“嘭”一響,就照了一張照片。
在那個年代,每一次照相行為都可看作是一次具有儀式感,且彌足珍貴的“圖像事件”。很多人的經歷都很相似,行為特征也很相似,地不分南北,天不分東西。在照相行為建構的世界中,人的形象即是時代的影子。
但有一些和我年齡相仿的讀者看到這本書后,給了我一個原來我完全沒想到的反應。有人告訴我,看到這本書以后非常難過,以至于看不下去,可是過一段時間又忍不住再翻,每一次翻心里都特別難過。因為他覺得,這本書里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表現(xiàn)自己,“勁兒都特足”,但他們似乎同時又在努力地壓抑自己,或者說不知道該怎么表現(xiàn)自己,呈現(xiàn)出特別糾結的狀態(tài)。
這一年
有別于慣常的現(xiàn)實
新京報:為什么選在2020年出版這本書?
晉永權:這本書的書稿交到編輯手中已近兩年,經過反復打磨,出版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另一方面,作為本書編著者,在2020年這一特殊的年份,面對國內反復出現(xiàn)的疫情和復雜變幻的國際形勢,來出版一本與二十世紀下半葉這一特殊歷史時期,與中國社會日常生活圖像、歷史、記憶密切相關的書,心情一直是沉甸甸的。
長時間的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思維方式甚至心理狀況,也改變了人們對身處世界的感受與認知。如果說疫情是一面鏡子,那么在這面鏡子前,普通人的希望與失望、自在與恐懼,都以一種有別于慣常的方式夸張地呈現(xiàn)出來。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肖舒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