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電影《了不起的老爸》,對于演員被標簽化并不反感,稱遇到好劇本不排斥演老太太
龔蓓苾 表演這件事,我能堅持一輩子
和一些演員不同,龔蓓苾敢于回看自己的作品,那時候的她,會變得非?量,如同在電影《了不起的老爸》中其飾演的教練一樣嚴肅。她習慣于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自己的表演,如果覺得不好就會一陣胸悶,覺得好的話,會對自己稍加鼓勵。
出道多年,她說她幾乎從來沒變過,率性、直接,敢說敢演,對表演苛刻認真,“我15歲就開始演戲了,一直都在摸索的路上行走,有遺憾,也是因為當時自己的認知水平有限。所以我也不覺得那是遺憾,只要每部戲都在傾盡全力地做,就夠了。”
A
《了不起的老爸》成圓夢之作
看完《了不起的老爸》劇本,龔蓓苾的第一反應(yīng)是“接”,“我一定要把運動員的那種氣質(zhì)、酷勁兒表現(xiàn)出來。”涉及運動題材的華語電影這幾年才逐漸多了起來,她將這次參演比作“圓夢”,那種興奮,并不僅限于其對體育題材電影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她身上的體育情結(jié)。
初中時,龔蓓苾就被省隊選中,一度成為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100米短跑紀錄的保持者,并將這一紀錄保持了十年。演員這份職業(yè),差點兒成了她的副業(yè)。
至今,提到體育,她都是一腔熱血。電影《了不起的老爸》拍攝期間,一到賽場,她似乎就被“無敵感”加身,整個人都處于興奮狀態(tài)中。導演周青元在現(xiàn)場一看,急了,因為龔蓓苾的角色是一名長跑教練,“導演總在片場說,你是來教別人跑步的,要注意配速,重點是教別人,我只能暫且過一點點癮!饼忀砥冃χf,周青元欠她一個跑步運動員的角色。
但就算是扮演長跑教練,也不是想當然就可以上場的。“我只是運動員,不太懂教練的工作方法,但知道教練的那種感覺,包括他們會喊口號,這些都是需要通過觀察來學習的。”觀察,是龔蓓苾表演的基本法,每接到一個新的角色,她總是讓自己先去體驗生活,坐在那里觀察。為飾演記者,她曾假扮記者去實地暗訪;為演村婦,她喬裝融入到環(huán)境中,直到不再被別人認出來……這次出演教練,龔蓓苾就一路跟著《了不起的老爸》劇組請來的專業(yè)教練學習。
并不反感成為“前妻專業(yè)戶”
從運動員轉(zhuǎn)型到演員,連龔蓓苾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走上這條路。
她以前也帶著對演戲的膚淺認識,覺得演戲可以不用上學,還能和周圍的同學吹噓“看,我在演戲呢”。但很多人生規(guī)劃,都是被命運往前推著走的。1989年,龔蓓苾被導演米家山相中,還沒到16歲就出演了電影《你沒有十六歲》。高中畢業(yè)后,她順利考入中戲表演系。剛進大學,龔蓓苾就與一家香港經(jīng)紀公司簽了約,首部作品便是與吳倩蓮、李亞鵬合作的《京港愛情線》,堪稱國產(chǎn)偶像甜寵劇的開山之作。后來,她與李亞鵬的緣分延續(xù)到了《將愛情進行到底》,也將她送進了中國最早的一批偶像劇演員群體。
不過,相較于電視劇,龔蓓苾和老公伍仕賢合作的三部電影《車四十四》《獨自等待》《形影不離》更為人所知。2012年,結(jié)婚生子后她逐漸淡出演藝圈。2015年復(fù)出,從電視劇《秦時明月》中的“雪女”開始,接連出演多部古裝劇,角色有大有小。
“剛出道的時候可能對角色大小會有迷惑,會心氣比較高地說‘那么小的角色,不去’。但這些年,我拍戲更看重的是本子、角色、班底,還有對手戲演員、導演是不是我特別想合作的。我很清楚這種欣賞,會帶給我們更多創(chuàng)作的火花,這和角色大小是無關(guān)的!饼忀砥兩踔琳{(diào)侃起自己,“他們都說我是‘前妻專業(yè)戶’”。從電影《我不是藥神》里的徐崢、《我和我的祖國》中的葛優(yōu)到《寵愛》里的于和偉,龔蓓苾接連在三部電影中出演了男主角的前妻,“三部電影的導演、演員都是我想合作的,戲份不多,我也會去演!
C
娛樂圈里不是誰都有保障
說到標簽,龔蓓苾覺得那是“市場對演員某種特質(zhì)的認可”,對這樣一邊倒的評價與形容,她也經(jīng)歷了從“反感”到“接受”的過程。剛出道的時候她被打造成“清純玉女”,面對找到她的一系列同質(zhì)化角色會厭倦與苦惱,但回想起來,她發(fā)現(xiàn)能在同一類型中探索到極致也是一種成功。但她會盡量避免重復(fù),但各方面都是不錯的機會,她也不會放過:“演員是不能停下來的。曾經(jīng)迷茫的時候我也在想,如果不做演員了還能做點兒什么,但至今都沒有更好的選擇。我很明白演員會有不安全感,這個圈里不是每個人都有保障!
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龔蓓苾卻有著樂觀的心態(tài),她始終相信就算被拋到低谷,也會有另一扇門或另一個機會出現(xiàn),對于熱愛的表演,她希望自己能堅持一輩子:“如果觀眾還想看我演戲,這個圈子還認可我的存在,即使演老太太我也愿意!
這一年,除了正在熱映的《了不起的老爸》,龔蓓苾還有很多作品將與觀眾見面,包括電影《漢南夏日》《一刀天堂》,以及與王俊凱、馬思純合作的《斷·橋》等,F(xiàn)在的她,在表演上更加自信、自在,她也將這種自由保持到了作品之外,“我很清楚大家都會用曝光率去衡量明星,但我只在有作品的時候才會進行宣傳,其他亂七八糟的噱頭都是沒意義的!
■ 對話
遇到差勁的對手就是種折磨
新京報:演戲,有沒有哪一瞬間讓你覺得很累?
龔蓓苾:有!演到不好的(戲)、很爛的(戲),那真是讓你郁郁不得志,心情崩潰,充滿了懊悔和不快。就覺得自己荒廢了人生,虛度了年華,好無聊。
新京報:遇到不敬業(yè)的演員,會用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
龔蓓苾:看到對戲不認真的(演員)是一種折磨,因為好演員對戲都是不計回報的。就像我們老一輩藝術(shù)家,他們永遠充滿謙虛,對自己永不滿足,一直想要往前進、不斷學習。這種想法也影響了我,一直堅持對表演的摸索。
新京報:在娛樂圈保持真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嗎?比如被拍丑照等,在你這里仿佛是絕緣的?
龔蓓苾:我還好,平時出門就很少化妝,有次我老公跟我說,人家在拍你,你都不稍微整理一下自己。我說沒辦法,我不可能天天出個門還要化著妝,有負擔,我屬于那種想讓自己處于舒服與自在狀態(tài)里的人。作為藝人,我知道這很矛盾,越紅大家越關(guān)注你,就像那些流量明星,出門就有瘋狂的粉絲跟著,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挺可憐的。
新京報:所以你并不想要這種“紅”帶來的反作用力?
龔蓓苾:是的,如果有了所謂的“紅”,條件是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我是絕對不會選擇的。我還是喜歡現(xiàn)在這樣的生活,自在。
采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