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貼地”視角和年輕化網感出圈,《守護解放西》“鎖定”Z世代
“有新的警情,請查收!”近日,隨著警務紀實節(jié)目《守護解放西3》開播,長沙坡子街派出所接警大廳再次成為了全國網友“圍觀”的焦點。節(jié)目將鏡頭對準警情復雜地帶,年輕態(tài)語境述說真實警務故事,引起廣泛關注。目前,《守護解放西3》播放量超1.8億,近340萬人在線追看,觀眾群體中19至30歲的年輕網友占比近七成。
當下,一批正能量普法節(jié)目因“貼地”視角和年輕化網感火熱出圈:《守護解放西》《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等紀實節(jié)目讓網友了解基層民警瑣碎工作,感知城市建設、社會治理等重大命題;綜藝《大偵探》把社會熱點議題搬上熒屏,將繁雜的法律條款、程式化的司法活動融入鮮活事例娓娓道來;“羅翔說刑法”“阿特警官”等B站UP主運用極具個人特色的敘事語言,利用彈幕互動的平臺機制,牢牢“鎖定”Z世代觀眾的視線。
聚焦“接地氣、冒熱氣”的故事,營造懸念性、趣味性的年輕化網感
“貼著地皮飛,跟著生活走,處處皆故事,人人是主角。”首播于2019年的《守護解放西》以一連串“接地氣、冒熱氣”的故事引起廣泛關注,至今播出3季29集,在B站總播放量超過4.2億。對長沙市民來說,解放西路就相當于北京的三里屯和上海的南京路——1.21平方公里的片區(qū)內聚集7家大型購物中心、近2500家大小商鋪、30家酒吧俱樂部、1300家酒店和賓館民宿!妒刈o解放西》所聚焦的坡子街派出所處于片區(qū)核心位置,平均每天出警四五十次,最多的紀錄是一天117起。
面對海量且題材豐富的“素材庫”,《守護解放西》的拍攝素材并不拘泥于追逐大案、重案,而是選取貼近青年生活的“瑣碎事”,迅速拉近與網友們的認知距離!霸谶@個沒有劇本的解放西,太多的故事發(fā)生在那些繁華背后的隱秘角落,那里可能是我們從未涉足過的黑暗過道,是我們不曾體驗過的‘成年心酸’!睂а萁M說:“當故事與你我共鳴,那么生活在陰影處我們就更應該懂得自省和堅持,唯有如此,才能不讓別人的故事,變成你我的‘事故’!
為了更好地捕捉拍攝對象的日常故事,紀實節(jié)目往往采取全景式、無死角的追拍方式。攝像師24小時輪班不間斷地工作,部分采用“非侵入式拍攝”方式,獲取了大量鮮活的影像素材。拍攝《守護解放西2》時,一支40多人的攝制團隊架設了50多個攝像機,全程跟拍了200多個案件,最終播出的大約只占十分之一。
在后期制作中,節(jié)目組沒有采取傳統(tǒng)紀錄片嚴肅客觀的鏡頭語言,而是運用快節(jié)奏的鏡頭切換,融合綜藝感的花體字幕,制造意外頻發(fā)的巨大反轉,最終營造出兼具懸念性和趣味性的年輕化網感。
守護道路安全的交警、忙碌于江河水域的水警、直面危險境況的特警……《守護解放西3》擴大了拍攝范圍,除坡子街派出所民警外,還增設長沙人民警察學院、長沙水上治安大隊等全新場所,增加對于水警、刑偵法醫(yī)等警種的隨行拍攝。齊翔宇、劉曦鈞、宋玥等青年警察走進Z世代觀眾的視野,通過他們的視角呈現(xiàn)出更全面、更真實的警務工作。民警在梳理案情時鐵面無私,厘清案情后又成為當事人的“知心大哥”。這群有血有肉、可愛可敬的基層民警不僅成為公安系統(tǒng)的一張“靚”名片,更為人民警察的“城市英雄”形象傳播提供了示范。
理性與感性的相互交融,準確傳達專業(yè)嚴謹?shù)姆芍R
近期火爆出圈的普法節(jié)目積極探索新型互聯(lián)網傳播方式,用生動鮮活的案例增強教育“滲透力”,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知識的熏陶。B站UP主“羅翔說刑法”“阿特警官”等用引發(fā)強烈關注的案例作為“警鐘”“糾錯向導”,讓安全守法成為年輕人的生活和工作態(tài)度;“涼風kaze”與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公安局合作,以情景劇方式進行反詐宣傳,播放量超過了160萬。
曲折反轉的高能案情、活潑輕快的綜藝調性符合Z世代網友的觀影需求,適宜新媒體時代的話題傳播,同時也需要制作方精準把控尺度和節(jié)奏,以免節(jié)目墜入過度娛樂化的風險區(qū)。
在最近播出的綜藝節(jié)目《大偵探7》中,最高人民法院聯(lián)合芒果TV共同推出普法環(huán)節(jié)《大偵探合議庭》。法官們探討節(jié)目故事,剖析劇情案件,普及法律知識,針對“兇手”“嫌疑人”的違法行為提出定罪量刑建議。
《守護解放西3》也沒有止步于“殘酷青春物語”“迷惑行為大賞”的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而是以理性與感性的相互交融,疏通觀眾與“劇中人”的情感甬道,引發(fā)網友的共鳴與思考!岸嗫纯磩e人走的路,人生才不會走歪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與《守護解放西3》聯(lián)動,開設“普法小課堂”欄目,不僅準確傳達專業(yè)和嚴謹?shù)姆芍R,還將案情分析收束到哲學層面。羅翔以推心置腹的語態(tài)代替居高臨下的審判視角,與青年觀眾探討幸福與責任的關系、人生價值的取舍等話題,在層層遞進中完成從入眼到入心,從他律到自律的教育過程,凸顯更深刻的社會價值。
記者 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