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嘗試籃子理論給"無藥可醫(yī)"腫瘤患者生機
2023年03月15日 09: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從2016年起,臧遠勝教授就帶領多位團隊骨干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對標國際前沿的MTB討論!∩虾iL征醫(yī)院供圖
從2016年起,臧遠勝教授就帶領多位團隊骨干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對標國際前沿的MTB討論。 上海長征醫(yī)院供圖

  中國專家嘗試“籃子理論”給“無藥可醫(yī)”腫瘤患者帶去生機

  中新網上海3月14日電(陳靜 王根華)隨著靶向和免疫治療的迅速進展,惡性腫瘤的藥物治療已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仍然有相當數量的患者因為種種原因陷入“無藥可治”的困境。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上海長征醫(yī)院)腫瘤科臧遠勝教授團隊聯合中國國內23個腫瘤中心和美、法等多個國家的逾30名腫瘤專家共同撰寫了《“籃子理論”臨床研究》,為眾多“無藥可治”的“難治性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臧遠勝教授介紹,所謂“籃子理論”,即是指只要找到驅動腫瘤的“靶點”,不限腫瘤類型,都可進行針對該靶點的創(chuàng)新治療。據悉,《“籃子理論”臨床研究》在Frontiers of Oncology(《腫瘤學前沿》)雜志正式發(fā)表。

  從2016年起,臧遠勝教授就帶領多位團隊骨干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對標國際前沿的分子腫瘤專家委員會(Molecular Tumor Board,MTB)討論,旨在為診斷存疑、治療困難的疑難腫瘤患者尋求新的治療方法,讓臨床上缺乏標準方案的疑難腫瘤患者有藥可治。

  這位專家分享了一個病例:54歲的周女士是一位乳腺癌患者,曾經歷了手術、化療和內分泌治療后,腫瘤仍在長大并肝臟轉移,身體狀態(tài)每況愈下。臧遠勝團隊在治療中發(fā)現周女士有相關驅動基因突變,決定給周女士采用雙藥靶向治療。一個月后,周女士的腫瘤明顯縮小,肝功能逐漸好轉,腫瘤標記物顯著下降。

  臧遠勝教授說,為“無藥可治”的“難治性腫瘤”患者尋找治療機會,一直是腫瘤內科治療的巨大挑戰(zhàn)。“籃子理論”臨床研究是伴隨著腫瘤治療藥物的迅速發(fā)展和診斷技術的日益提高而產生的新事物;而以二代測序為代表的腫瘤診斷技術提升,讓臨床醫(yī)生可從基因的視角去重新審視腫瘤,以針對相關基因的藥物或藥物組合為“籃子”,給不同的腫瘤患者尋求相同的治療方法,從而達到“異病同治”的效果。

  臧遠勝告訴記者,“希望我們的研究成果能夠惠及更多的疑難腫瘤患者”,這是上海長征醫(yī)院腫瘤團隊的心聲;相信伴隨著越來越多抗腫瘤技術的發(fā)展,將為更多難治性腫瘤患者帶來新生。(完)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