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分享
海南疍家居所和生產(chǎn)工具:船屋一體向海生
2023年10月09日 16:15 來源:海南日報

陵水新村潟湖上的一排疍家漁排。 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黃媛艷 王迎春

  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zhèn)的潟湖內(nèi),密集分布著許多船屋,這里是400多戶疍家人的家。裹挾著咸味的微風吹過,為船屋上埋頭整理網(wǎng)箱的人們送去絲絲清涼。突然,一陣馬達的轟鳴聲響起,只見狹窄的潟湖水道上,一艘艘交通船駛過,激起的水花甚至飛濺到了鱗次櫛比的船屋上。

  疍家人臨水而居,對他們而言,船就是屋,屋就是船,一艘船的功能早已超出交通工具和生產(chǎn)工具的范疇。

  疍家漁排:

  別具一格的“海上村莊”

  每天都回船屋上看看,找老朋友們聊聊天,是新村鎮(zhèn)海鷹村村民李志明堅持多年的習慣。年過六旬的李志明自小就跟著父母常年居住在船屋上,過著捕魚捉蝦、踏浪逐槳的生活。

  有水系就有水上人。在海南,像李志明這樣的“水上人”常被稱為“疍家人”。他們棲居于水上,以捕魚、運輸、養(yǎng)殖為生,形成了與陸上居民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對此,《廣州雜錄》記載稱:“疍戶以舟為宅,捕魚為業(yè),或編篷瀕水而居”。

  “所有的船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鄉(xiāng)村,這是我沒想到也沒見過的。他們很神秘,我對這里的文化很著迷!”陵水疍家船屋及其所承載的文化讓中國日報社外籍專家Jamal Leron Branford驚嘆不已。

  在新村潟湖里,一間間疍家船屋毗鄰而建。人們從岸上去往船屋,必須坐船。船屋連成片,片又連成村,儼然是漂浮的“海上村莊”。

  這些用木板、泡沫搭建的船屋也被當?shù)厝朔Q作“漁排”。“28年前我從父輩手上接手了這個漁排,當時我用了很好的木頭進行重建,一室一廳一廚房足夠一家人居住使用!毙麓彐(zhèn)海燕村村民邢益詩介紹,建造漁排需使用厚長耐水的平直木板構架出一個個框格,木板固定在泡沫球上,框框相扣,再用鐵絲或粗尼龍繩固定建好“地基”;長條形、開放式的屋檐下用上好的木頭制作地板,刷上黃油漆,擺上簡易桌椅,就是疍家人閑時或躺或坐的納涼處。

  海南日報記者走進邢益詩家的漁排,發(fā)現(xiàn)里面空間不大,卻處處顯出主人的匠心。最上一級是用木板搭建的居室,居室是客廳、臥室兩用,隔開的小空間是溫馨的臥室,開放式的客廳內(nèi)電視機、健身器材等一應俱全;比居室矮一級,有一個面積較小的臺子直對著網(wǎng)箱,上面擺放著茶臺,這是邢家人待客的“議事堂”;居室旁的小隔間,是一個簡易廚房,平時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出自這里。

  小小漁排,空間不大,卻承載著疍家人的溫暖記憶。“兒時我們放學回到家,拿上魚鉤坐在屋檐下,不一會兒就能釣到許多魚,用清水簡單烹飪,家里的晚餐就有著落了,飯后聽奶奶唱咸水歌,學習疍家繡,特別快樂!焙z棿宕迕、陵水疍家漁排協(xié)會秘書長李小丹回憶道,對于頑皮的男生,依水而建的漁排是玩捉迷藏的好去處,他們隨便一個下潛,就能讓同伴尋覓良久。

海南疍家博物館展出的疍家漁排內(nèi)部模型。 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疍家棚:

  水上人家的早期居所

  “疍家人臨水筑居的歷史源遠流長,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漁排,以前是疍家棚屋!绷晁D家漁排協(xié)會會長郭玉光說。

  據(jù)了解,清雍正以前,船就是疍家人的居所,朝廷不允許疍家人建造房屋。雍正年間,疍家人獲準臨水而居,疍家棚應運而生。

  “疍家泛指我國沿海水上居民,他們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粵西沿海,閩東沿海和閩江流域,閩南廈門鷺江和泉州晉江流域,其他閩、粵、桂、瓊、浙沿海地區(qū)亦有分布。海南疍家人居住的棚屋一般被稱為‘疍家棚’,主要是離水的干欄式建筑。”海南省博物館原館長陳江認為,海南的疍家棚最早出現(xiàn)于清末民初時期,?、三亞、陵水、臨高等地都有分布,除了臨海而建的疍家棚,還有一些疍家棚建在內(nèi)河附近,海口的美舍河、南渡江附近都曾有疍家棚分布,新中國成立初期海南多地建有大量疍家棚。

  “聽父輩們說,他們最早在新村潟湖建疍家棚,主要是為了順應出海捕魚的實際需求,臨水而居,方便自家的漁船泊靠。早期的疍家棚是非常簡陋的,最初以停靠在岸邊不能出海作業(yè)的舊船為居所,后來搭建竹木結構的簡易高腳棚,原材料多為易得、價廉的木頭。”郭玉光回憶道。

  傳統(tǒng)的疍家棚一般都是傍岸臨水架設,半懸于水上,底部以結實牢靠的木頭為樁,用羊角木、牛筋木、黃牛婆木、石夾木、麻黃木等防腐防水的木料直插水底,搭成穩(wěn)固的平架。平架上面是用竹木搭壘成的簡易單層居所,常見的造型為四方圍三角頂,普遍采用椰子葉交叉編織成的席片作外圍,棚頂以茅草覆蓋遮擋,門窗則由削扁的竹片編織而成。疍家棚大都門朝水開,這樣便于人員登船、下船。

  疍家棚不僅建筑風格有特色,它的設計也充分體現(xiàn)了疍家人的智慧。考慮到風浪因素,疍家棚往往都不是很高大,從地板到棚子圍墻頂端的高度基本上在2.3米到2.5米之間。三角形的屋頂,往往做成30度角的傾斜面。“屋頂斜度太高,容易被臺風吹走;太低有失美觀,人也住得壓抑;坡度太平,則容易導致滲水漏水,非常有講究! 陳江說。

  生產(chǎn)方式:

  從出海捕撈到網(wǎng)箱養(yǎng)殖

  清光緒《崖州志》記載:“疍民,世居大疍港、保平港、望樓港瀕海諸處,男子罕事農(nóng)桑,惟緝麻為網(wǎng)罟,以漁為生,子孫世守其業(yè)!背龊2遏~,是疍家人的傳統(tǒng)生產(chǎn)方式,也是他們維持生計的重要手段。不過,隨著漁業(yè)生產(chǎn)技術的進步,網(wǎng)箱養(yǎng)殖成為更多疍家人的選擇。

  9月19日,看著在網(wǎng)箱中暢游的一條條鯛魚,邢益詩臉上帶著笑意。經(jīng)過10個多月的精心養(yǎng)殖,年底他將迎來收獲季。

  每天早上起床后,邢益詩夫婦會準備好餌料,逐一給42個網(wǎng)箱中的魚投放餌料,緊接著,他們還要檢查每個網(wǎng)箱的清潔度,及時把不干凈的網(wǎng)箱拉出水面清洗!耙粋網(wǎng)箱大約有3萬到4萬尾魚苗,基本上都是每年4月放苗,12月至次年5月陸續(xù)收獲,收成好的時候一年能有幾十萬元收入!毙弦嬖娬f,雖然日復一日從事養(yǎng)殖很辛苦,但養(yǎng)殖已成為他家主要的收入來源。

  目前,海鮮養(yǎng)殖是海南疍家人的重要產(chǎn)業(yè)。漁排的網(wǎng)箱內(nèi),龍蝦、石斑魚等名貴海鮮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成為國人海鮮大餐的重要來源。

  “最早的疍家海鮮養(yǎng)殖,是因為疍家人出海捕撈漁獲較多一時無法售完,就暫養(yǎng)等待好時機賣個好價錢。20世紀70年代,隨著國外先進養(yǎng)殖技術的傳入,不少海南疍家人開始嘗試養(yǎng)殖章紅魚等!崩钚〉ふf,她的父親是村里有名的海運能手,經(jīng)常收購章紅魚等海鮮銷往東南亞國家。

  聊起漁排上的生產(chǎn)生活,郭玉光打開了話匣子!隘D家兒郎都喜水,以前,他們常三五成群去海里抓好看的熱帶魚,抓到了就立即前往收購點銷售,往往一條鮮活的熱帶魚可以賣3元到5元,一周忙下來也能賺20元到30元零花錢!惫窆馔嘎,新村潟湖內(nèi)本來設置了8個養(yǎng)殖區(qū),出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需要,目前養(yǎng)殖區(qū)數(shù)量已減至4個。

  “我是疍家人,真的很勤奮,每天都出!焙咂鹉棠探痰寞D家咸水歌,看著穿梭于水道上的漁船,李小丹眼中充滿了希冀。

編輯:陳少婷